和天下小说

登陆 注册
翻页 夜间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家花瓶通大明,崇祯皇帝你能行

   bqgy.cc“先生,朕发现你们用的汉字比较简单。”

  “简单就对了,你们用的是繁体字,我们用的是简体字,是简化版本。”

  “朕知道了,不能简化的汉字一样,有些简化的朕也能大概猜出来。”

  朱飞在心里暗暗感叹崇祯的学习天赋,一点就通。

  如果生在现在,妥妥的学霸。

  为了方便教学,也为了让崇祯更快的使用高科技产品。

  朱飞给其买了一个平板学习机。

  “先生,这是何物?朕完全不会用啊。”

  “这个用起来超简单的,哪里不会点哪里。”

  崇祯观察了很久,终于试着按下了开关。

  学习机的屏幕亮起。

  “以后,咱们就用它练习英语口语和汉字的笔画书写。对了,你不是学霸吗,自己点点试试,我要去睡觉了。”

  崇祯满脸的问号:“???…”

  这时,王承恩从书房外敲门:“陛下,该上朝了。”

  “没看朕正忙着吗,不去。”

  “陛下,您已经十天没上朝了,大人们都请求您上朝呢。”

  “上朝干什么?听他们互相扯皮吗?”

  “陛下,陕边巡抚乔应甲上书,说今年干旱,庄稼颗粒无收,望陛下减免赋税。”

  “朕准了!传朕的口谕给乔应甲,朕会调拨一批粮食给他,让他看好了,倘若引起民变,提头来见!”

  “是,奴婢这就下去传旨。”

  “还有,传话给王体乾,厂卫情报局派一个小队协同护送,中途不能克扣一粒粮食,每到一个地方挨个查,有人胆敢贪墨,别怪朕翻脸无情!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…

  半夜四更,午门外面。

  “王公公,今天陛下上早朝吗?”

  “散了吧,不上了。”

  王承恩说完就走,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传达。

  有人听闻,立即装作疼心疾首的样子哭诉起来:“陛下这是怎么了?早朝也不上了!大明的江山社稷不管了吗?”

  其实他们已经听到了不少小道消息,陛下不上朝,是因为整天沉迷于玩。

  至于玩什么,据说是玩平板。

  于是一群老大人一边散回,一边讨论。

  “陛下到底在干什么啊,有知道的吗?透一下口风啊。”

  “听王公公说,陛下在学习。”

  “不对吧,有公公看见了,陛下好像整天抱着一块板砖玩。”

  “板砖?难不成陛下喜好工匠技艺?”

  “果然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。熹宗皇帝喜好木工,陛下喜好石匠,好有意思。”

  …

  皇宫内风言风语,越传越邪乎。

  最后谣言居然传成了崇祯皇帝喜好砌墙。

  “朕终于知道什么叫坐井观天了,先生讲的这个小故事,用在他们身上最合适不过。”

  “他们没有见过平板,误认为是砖头也情有可原。对了,昨天教你的口语练习的咋样了?”

  “朕已经熟练掌握,先生可以随时考核。”

  “那好,把平板关了。咱们对对话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崇祯真把平板给关上了,“朕已经准备好了,先生请讲。”

  “What's your name?”

  “My name is Zhu you jian。”

  “How are you?”

  “Fine,thank you,and you?”

  “哦豁,还会反问了?”

  “没有,先生不就是这么教的吗。”

  朱飞一想,对对对,想当年老师就是这么教的。

  “好了,作业检查完了,今天咱们学习九九乘法表。”

  “跟着我念,一一得一。”

  “一一得一。”

  “一二得二。”

  “一二得二。”

  “…”

  “九九八十一。”

  “九九归一。”

  “什么九九归一,我说的是九九八十一。”

  “先生莫要动怒,朕听明白了,九乘九得八十一。先生,朕觉得已经背会了。”

  “一遍就会了?”

  朱飞满脸问号,记得当年他可背了好几天。

  “朕可以把学习机传过去,保证不看。先生听好了,一一得一,一二得二,二二得四。一三得三,二三得六。……八九七十二,九九八十一。”

  “一遍就背过了!好,你牛!”

  虽然知道崇祯曾经学习过九章算术,但这记忆力确实惊人。

  “先生,该吃饭了吧?今晚吃什么?”

  崇祯就等着晚上的这顿好饭呢。

  “三百六十五,每顿不重样,今天咱们吃大肉馅的包子!”

  包子是奶奶包的。

  隔代亲不是吹的,隔三差五奶奶就往朱飞这送吃的。

  “这吃包子,除了喝粥,还可以喝豆腐脑。搭配上蒜瓣,醋,那叫一个香!”

  朱飞买了两碗豆腐脑,一碗加了辣椒和咸菜,一碗放的糖。

  “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口味,先给你尝一碗甜口的。”

  作为一个吃货,豆腐脑的各种吃法了如指掌。

  有放辣椒咸口的,有放糖甜口的,还有加麻汁的。

  不同地方,不同口味。

  谁也别说谁的好吃,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。

  崇祯吃着大肉馅的包子,满嘴流油。

  再喝上一口豆腐脑,那味道,好吃死了!

  吃饱了饭,又学习了一会儿地理,下课。

  …

  时光就像小偷一样,不知不觉,就把时间偷走了。

  三个月后。

  “陛下,该上早朝了。”

  王承恩早已习惯了不上朝的陛下。

  也知道最近陛下多么的努力,他把一切都看在眼里。

  他能做的,就是把好风,别让闲杂人等打扰。

  “王大伴,最近那些大臣怎么说?”

  “陛下让范大人推行摊丁入亩的法令,许多大臣一直想要奏报,提出反对意见。陛下整日不上朝,避而不见,他们也没地说理去,有几个都憋病了。”

  崇祯顿时乐了。

  先生的法子还是六啊,整治这些人还得是先生。

  “去把徐光启大人找来,朕想知道他的番薯情况如何了。”

  “陛下,徐大人一直在午门外候着呢,奴婢这就去。”

  没多久,徐光启就来了。

  “臣徐光启叩见陛下。陛下,番薯的秧苗已经培育成功,正值麦收刚过,正是夏薯剪藤扦插的好时节。”

  崇祯现在已经知道,红薯这玩意儿,可是个“怕冷的主儿”,种早了冻根,种晚了不长个儿!

  “徐爱卿,关于番薯种植,朕听说了几句谚语,不知是真是假,说的是——春薯躲晚霜,夏薯抢麦茬,冬薯怕霜打。地温15℃是底线,手插土10秒不冰就能下种!不知道对不对?”

  徐光启听闻愣了片刻,前面的倒是容易理解,但是后面的15摄氏度和10秒又是什么东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