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天下小说

登陆 注册
翻页 夜间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退位让贤

  >自朱允熥开启大明的工业化进程之后,大明的钢铁产量飞跃式提升,再加上有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铁矿支撑,短短几年功夫,钢铁产量已是原来的百倍。

  技术进步,品质更远胜从前。

  相应的,钢铁价格却是一路走低。

  在朱棣看来,自己出海已有数年,相信大明应该有了新的发展,可能早就能生产出品质更好的钢铁,价格也会更低廉。

  所以,自己这般抬升大明宝钞的价值,也不算离谱。

  米凯莱听朱棣讲述一番后,开口道:“通过您的解释,我对大明宝钞在大明的购买力,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。”

  “现在,我可以给出正式的报价了。”

  米凯莱一脸笑容,道:“每十文钱的大明宝钞,兑换一枚杜卡特金币,您觉得如何呢?”

  “如果您能答应的话,我一定会说服议会,与大明签订货币互换协议。”

  米凯莱的眼眸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,但嘴角恰到好处的微笑,将这一切掩饰得滴水不漏。

  在他最初的设想中,大明宝钞与杜卡特的兑换比例本应是一文宝钞兑换一枚杜卡特。

  这在米凯莱看来,是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。

  但作为一名狡黠的商人,米凯莱又怎么可能按“公平合理”的价格来开价呢?

  特别是他吃准了朱棣初到欧罗巴,对这里的经济状况全然不知。

  一个优秀的商人,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信息差,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。

  米凯莱要以最快的速度与朱棣敲定协议,然后,才会是展示商人信誉的时刻!

  为此,米凯莱毫不犹豫地将报价直接提升了十倍。

  当然,他也很清楚,这只是一个试探性的开价。

  眼前这位大明的王爷,必定会讨价还价。但即使最终能降价一半,威尼斯依然能从中获得巨额的利润。

  朱棣听到他的报价,微微愣了一下。

  身旁的徐妙云却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震惊,忍不住用手掩住了嘴巴。

  杜卡特可是货真价实的金币。

  即便不考虑铸造成本,一枚杜卡特的含金量也约等于一两黄金的十分之一。

  也就是说,十枚杜卡特就约等于一两黄金。

  是货真价实,毫不掺假的一两黄金。

  在大明,一千文钱才能兑换一两白银。

  至于黄金,在老朱刚建立大明的早期,朝廷曾规定一两黄金可兑换四两白银。

  然而,自从朱允熥远征倭国,带回了海量的白银后,黄金相对于白银的价值便一路飙升。

  大明朝廷也迅速废除了黄金与白银的官方固定兑换价。

  自那以后,黄金价格一路攀升。

  到朱棣离开大明的时候,一两黄金已经能兑换二十两白银了。

  换言之,一枚杜卡特,单凭其含金量,就相当于二两白银,也就是两千文的大明宝钞了。

  这还是以朱棣离开时的兑换价计算。

  按当时价格走势,现在说不定已经是一两黄金,兑换三十两白银,四十两白银,甚至更多了。

  而现在米凯莱提出的,竟然是以十文宝钞兑换一枚杜卡特。

  这等于是将大明宝钞的价值,足足拔高了两百倍。

  如果这笔买卖真的做成,那朱棣带来的那些大明宝钞,就真的是一座金山了。

  米凯莱的报价,远远超出了朱棣的心理预期。

  他迅速压抑住内心的狂喜,脸上露出镇定自若的笑容,缓缓说道:“一枚杜卡特,兑换十文宝钞吗?”

  “嗯,这个价格,勉强还算合理。”

  “虽然大明要稍稍吃一点亏,但我大明作为千年礼仪之邦,素来秉持着厚往薄来的待客之道,这是我们应有的礼节。”

  “你的提议,我同意了。”

  “不过,大明与欧罗巴的贸易往来规模巨大,因此我们需要兑换的金币数量也会非常庞大。”

  “我想请问一下,你们最多愿意兑换多少呢?”

  “还有,这个货币互换协议的有效期,是几年呢?”

  就这么答应了?

  米凯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内心涌起巨大的狂喜。

  他原本以为,对方一定会进行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,最终能以五文宝钞兑换一枚杜卡特的价格成交,就已经非常理想了。

  万万没想到,眼前这位大明的王爷,居然如此豪爽大方,连价都没还,就直接答应了。

  米凯莱的心情激动万分。

 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威尼斯与大明帝国建立起紧密联系的未来,威尼斯的辉煌,必将更上一层楼。

  而自己作为促成这一切的总督,也必将名垂青史。

  他的家族,同样会因此而世代受益,享尽荣华。

  说不定,他的子孙后代,还能继续担任威尼斯总督呢。

  米凯莱竭力克制住内心的激动,尽量使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而诚恳:“我希望能与大明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。”

  他顿了顿,道:“如果可以,我希望这份货币互换协议的持续时间能长一些,最好是二十年以上,五十年、甚至更久。”

  米凯莱面带微笑,从容不迫地解释道:“做生意,最要紧的就是一个‘稳’字。”

  “只有双方签订一个长久的协议,才能让所有商人都能放心兑换和持有对方的货币。”

  “三五年,时间太短,商人们会担心,协议的保障力也有限。”

  “至于兑换的规模嘛……”米凯莱稍稍沉吟,在脑海中飞速权衡。

  威尼斯铸造的杜卡特金币,每年的发行量约在一百万枚上下。

  由于黄金矿产储量和铸币工坊产能的限制,这个发行量数百年来都相当稳定,几乎没有什么波动。

  但即便每年一百万金币的发行量,对于威尼斯这座仅有十几万人口的城邦来说,依然显得过于庞大。

  杜卡特金币之所以能保持币值稳定,核心在于其货币中真实的黄金含量,以及欧罗巴大陆乃至更遥远地区的商人们对它的广泛认可。

  这使得大量杜卡特在流通中不断外溢,进入更广阔的商业圈,从而有效维持了币值的平衡。

  与大明进行货币互换,无疑是进一步促进杜卡特外流的绝佳途径,因此,互换规模自然是越大越好。

  当然,他同时也必须审慎考量威尼斯自身的铸币能力。

 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米凯莱伸出了一根手指。

  “十万杜卡特?”朱棣脱口而出,眉宇间掠过一丝了然。

  考虑到这是大明首次与欧罗巴人打交道,对方提出十万金币的互换额度,倒也算合情合理。

  凡事总要循序渐进,能有十万金币的初始规模,也已是不错的开端。

  “这个数目有些偏少,”朱棣微微颔首,刚想说些什么,米凯莱却已急切地摆了摆手。

  “不!”米凯莱斩钉截铁地否定,“十万,实在是太少了!我们威尼斯与大明的合作,怎么能只有区区如此的规模?”

  “难道是一百万枚金币?”这个念头在朱棣脑海中一闪而过,他并未说出口,只是爽朗地大笑起来,语带赞赏道:“本王也觉得,总督大人绝不会满足于如此小的协议额度。”

  “那是自然。”米凯莱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:“我的提议是,先签订一份一千万枚杜卡特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,期限为二十年。”

  “此后,再根据具体情况,进一步扩大规模,并延长协议的有效期限。”

  一千万枚金币?

  朱棣的笑容凝固在脸上,整个人瞬间愣住了。

  他做梦也未曾料到,对方一开口,竟然提出了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规模。

  米凯莱依旧面带微笑,眼中闪烁着运筹帷幄的光芒。

  事实上,他心中早已盘算得清清楚楚。

  一千万杜卡特金币,听起来确实是个天文数字。

  如果以二十年为期,这几乎等同于将威尼斯未来二十年所铸金币的一半,都用于与大明进行货币互换。

  这个规模无疑太过庞大,甚至超出了威尼斯的承受能力。

  然而,若换个角度看待,事情便全然不同了。

  威尼斯,这座地中海海岸边上的璀璨明珠,是一个商贸活动极其繁荣的城市。

  尽管尚未像大明那样建立起现代化的银行体系,但城邦内早已涌现出众多金融机构,专门负责解决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,并为往来商贾提供资金支持。

  与朱允熥在大明精心构建的专业银行体系相比,这些机构仍显得稚嫩,但对于一个中世纪的封建城邦而言,其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已堪称发达。

  但尽管有了这些机构,威尼斯的贵族们只会将自己一小部分的财富存入其中,用于商业投资或放贷牟利。

  绝大多数的金币,在被铸造发行之后,又被这些贵族们收入私库,藏了起来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威尼斯每年新增一百万枚金币,币值却能始终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。

  除了通过对外贸易不断向外流通,贵族们囤积金币、将其从市场中抽离,使得市面上的实际流通货币量并未大幅增加,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那些声名显赫的大贵族家中,都藏着堆积如山的金币。

  比如米凯莱自己,家中私库里就囤积了超过一百万枚杜卡特金币,具体数目连他自己也不太清楚,反正很多很多就是了。

  其他贵族的情况,大抵也都是如此。

  这些被锁在私库里的金币,在与大明进行货币互换时,完全可以作为可动用的资本重新投入流通。

  这,才是他敢于提出一千万金币互换额度的底气所在。

  朱棣心中不禁倒吸一口凉气。

  一千万枚杜卡特金币,至少相当于两千万两白银。这是个什么概念?

  在朱允熥推行新政,对大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启动金融体系转型和工业革命之前,大明一年全国的财政总收入,大约也就是这个数。

  并不是纯粹的白银收入有这么多,而是将粮食、布匹以及各类物资折算成白银后的总价值。

 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大明早已今非昔比,两千万两白银对现在的大明帝国而言,已算不得什么惊人的数字。

  可对于被贬谪来到欧罗巴的朱棣来说,无疑仍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。

  遥想当年,老朱在位的时候,他作为北平的藩王,一年的俸禄也才不过五万两白银。

  这已经是老朱厚待朱家宗室了。

  正常而言,一年一万两才是大多数朝代王爷的俸禄。

  两千万两白银,是朱棣此生从未敢想象过的巨大财富。

  即使以他的沉稳心性,面对如此庞大的金额,也不由得被深深震撼。

  见朱棣陷入沉思,没有立刻给出回应,米凯莱心中不禁有些忐忑。

  他猜不透这位大明王爷的心思,唯恐自己的条件太过大胆,让他心生疑虑,便连忙开口道:“这只是我提出的初步建议,您若有任何顾虑,请尽管直言。”

  朱棣回过神来,笑道:“一千万枚杜卡特,折合一万万文大明宝钞,也就是十万贯。”

  “这个兑换规模,应该能暂时满足大明与欧罗巴的贸易往来。”

  “总督大人的提议,非常合理。”

  “至于将来是否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,我们可以等到日后,再根据实际情况商议。”

  朱棣脸上流露出一副轻描淡写的神情,似乎对这个规模仍不甚满意,仅仅是勉强接受。

  事实上,他的内心早已乐开了花。

  从大明出发时,徐妙锦赏赐的那笔钱,总计是二十万贯大明宝钞,折合两万万文。

  按照十文钱兑换一枚杜卡特金币的汇率,刚好可以兑换出去一半。

  然而,这仅仅是与威尼斯官方之间的互换。

  官方货币互换最大的作用,并非在于实际兑换了多少金钱,而是在于它作为一种商业信誉的担保,向所有商人郑重宣告:大明宝钞是有威尼斯杜卡特金币作为背书的。

  这份“背书”的额度,就是一千万杜卡特。

  如此一来,任何商人与大明进行交易,接收大明宝钞时,都再无后顾之忧。

  因为他们知道,自己手中的大明宝钞,随时都可以按照官方协议,兑换成威尼斯大的杜卡特金币。

  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6978ae.lol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6978ae.lol